第九十七章 鲛油灯

类别:男/悬疑/探险生存 作者:余光消逝字数:2015更新时间:22/03/26 00:17:51
整块石板切面平整,完完整整的躺在地上。 看表面,就不像是石手碎裂切割出来的,反倒像是被人特地放在地上的。 看到石板,林旭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,随后让人将石板挪开,一个黑漆漆的洞穴出现在众人面前。 洞口并不大,也就能通过一个正常体型的人。 “就是这里了!” 林旭说着拿过一个照明设备,往洞口里照了下去。 光芒穿过黑暗,很快就照到了尽头,目测了一下深度在两三米左右。 洞口直上直下,周围也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。 “杨老师,下去的方法就交给你了。” 这种事总不用自己想办法吧? 林旭将问题抛给了杨盛元,后者直接点了点头。 吩咐了几句,就有队员拿来了绳梯子。 先用铆钉将绳梯固定在地表后,将绳梯放了下去。 下面情况未知,总得找个打头阵的。 杨盛元直接点了一个壮汉爬了下去。 壮汉头戴照明工具,随着下潜,照亮了整个空间,众人这才发现下面是一个单独的石室。 确定没问题了,林旭等人先后爬了下去。 在其他人往下爬的时候,林旭四周打量了一道,竟然在石室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已经腐朽的木制杯具。 林旭的第一想法就是曾经有人在这里呆过,并且看杯子的数量,人应该还不少。 可当杨盛元看到杯具后,却是一脸的欣喜,又是镊子又是刷子的,蹲在地上研究了起来。 他应该是想把杯子也带出去,只可惜木头腐化的太厉害了,轻轻一碰就掉渣。 杨盛元一脸的惋惜,却依旧没有放弃,安排了两名队员专门负责地上的杯具。 林旭看了一会,便又打量起了周围,很快他便注意到了另一侧的拱门。 拱门由一道石门封锁,嵌合的缝隙上,还用不知道什么材料封死了。 石洞空间有限,除了下来的洞口,唯一的出路就是拱门了。 石门还得额外封闭,石门之后,定然不一般。 林旭确定拱门就是下一关的通道。 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杨盛元,后者便派人开始清理石门上的密封材料。 索性千年前的材料,早就失去了水分风干,在铲刀下很快就清理干净了。 石门完全显露出来,除了清理掉的密封材料,没有任何机关。 林旭找来了几名队员,合力便将石门推开了。 灯光率先照亮了拱门后的甬道,下一秒,一道光芒由近及远,逐渐铺开,照亮了整个甬道。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,适应过后,看向了光明的来源。 甬道两侧的墙壁上,一排排油灯火焰稳定,只是空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腥味。 “长明灯?”林旭最先想到的就是盗墓小说中长出现的道具。 “准确点说,应该是鲛油灯,北海有鲛人,泣泪化珍珠。鲛人流泪能够变成珍珠的事情人尽皆知,但鲛人还可以炼制蛟油的事就鲜有人知了。” 杨盛元已经甩开了林旭,走在了队伍最前面。 双眼凝望着墙壁上的鲛油灯,一脸的欣喜。 “鲛油灯和长明灯有什么区别?” 不用听杨盛元的话,光看他的表情,就知道这鲛油灯来历不小。 “长明灯,虽然叫做长明灯,但是其实根本做不到永世长明。” “采用的灯油好一些的,或许会一直坚持到墓室里的氧气全部耗尽才熄灭,但熄灭后就无法复燃了。” “我们考古的时候,经常会在墓室里看到这种名义上的长明灯。” “然而鲛油灯却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长明,当氧气耗尽,鲛油灯熄灭,但当墓室开始,再次涌入空气的时候,鲛油灯就会再次复燃,就像刚才一样!” “这么多年来,我也只是在寥寥几位帝皇的地宫中见过鲛油灯,没想到松赞干布的陵寝里也有。” 林旭点点头,那确实是不得了呢! 这松赞干布还真有本事,一个内陆的统领,竟然都能搞到海里才有的鲛人做鲛油灯。 原本学习历史的时候,林旭只觉得松赞干布是一个比较有头脑能力的吐蕃领导者,但通过陵寝里的种种,可见他要比自己想得厉害多了。 不少人都沉浸在松赞干布的大手笔之中,但林旭却看向了甬道的墙壁。 或是之前所在空间的色彩真的是太单调了,当一些色彩艳丽的绘画映入眼帘时,很是抓眼球。 林旭提醒了杨盛元一声,率先走到了壁画前。 最近的一副壁画,描绘了一副战场的景象,两军对垒,看服饰应该是土蕃军队跟唐军的对垒。 “吐蕃王朝在跟唐和亲之前,有了很多次对垒,这应该就是对当时战场的刻画。” 杨盛元也走了过来,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帮林旭做讲解。 第二幅壁画,吐蕃军队明显不敌唐军,有了撤退的迹象。 第三幅壁画,依旧描绘的战场,只是出了吐蕃军队不变,对手却不再是唐军,看服饰应该也是某小国,可以林旭对历史了解不足,看不出对方到底是哪个国家。 而这个时候,杨盛元就派上了用场。 在仔细观察一番后,杨盛元道:“这副应该描绘的吐蕃跟吐谷浑的对垒。” “吐谷浑?”林旭面露疑色,这个国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。 杨盛元点了点头,“吐谷浑是唐代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,但是对于吐蕃和唐王朝,都有着一些复杂的联系。” “当初为了吐谷浑,吐蕃跟唐朝起了多次争端,认真来说,也是这个小国催化了吐蕃和唐朝的和亲。” 林旭做梦也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会对历史真的感兴趣。 在林旭饱和求知的欲望中,杨盛元也涌出了教学的欲望,当即给林旭讲解了起来。 “其实对于这一段历史,有着多种纷说,但最出名的有两种。” “第一种说是唐太宗被松赞干布的诚意打动,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了他,第二种却是说唐太宗不厌其烦,无奈之下才和亲以求安宁,这么多年来很多学者一直在为这件事情争论呢。”